首页

调教丝袜高跟女王

时间:2025-05-30 04:17:43 作者:广西拓展与东盟国家质量共建共享共研机制 浏览量:22188

 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:建言家国“大小事”  政协履职见真效

  作者 朱贺

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。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人民政协如何献计出力、画好最大同心圆,10日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。

3月10日,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。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

  习近平总书记6日看望民革、科技界、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,强调要积极建言资政,广泛凝聚共识,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使政协委员深受鼓舞。会议期间,大会发言、“委员通道”、界别小组会、界别协商会密集举行,委员们聚焦家国“大小事”,求真务实之风在协商议政中不断显现,中国协商民主于此律动。

  ——议大事。面对困难挑战,中国制造如何保持竞争力?民营企业如何更有“获得感”?六天会期内,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位委员聚焦国家发展大势建言献策。

  紧紧围绕大局,瞄准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的重要问题,深入协商集中议政,这正是政协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向。

  国之大者,非一国之事。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大会“委员通道”分享道,去年两会刚闭幕,他就赶赴瑞士参加联合国有关气候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。

  推动全球治理,中国从参与者、贡献者转变成引领者。委员的声音不仅在华夏大地回响,也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。

  ——言“小事”。“儿童看病难”由来已久,优化医疗供给如何破题?如何规范教育教学,把“课间十分钟”还给学生?中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,如何让老年人更健康、体面地享受晚年生活?除为发展计,就业、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民众关切的“关键小事”、急难愁盼,更是委员关切的民生大事。

  面对“招工难”“就业难”并存的结构性矛盾,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李孝轩呼吁,加强人才供需的研判预判;应对人口问题新变化,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熊水龙则关注到,若适当减免入托入园收费,能减轻不少养育负担。

  察民意、知冷暖;献良策、建良言。人民政协为人民,回应民生关切,亦是政协履职的重中之重。

  ——见真效。十四届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,汇集相关领域委员,被外界视作提升献策质效的“大手笔”;今次大会的数场界别协商会上,不仅有委员建言,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负责人也到场给出回应。协商就要真协商,真协商就要见真效。

 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,不少委员连标点符号都反复斟酌。方寸之间见天地,讨论不能走过场,也不会走过场。

  截至3月5日20时,本次政协大会共收到提案5898件。依照去年11月最新修订的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》和提案审查工作细则立案5006件。

  民意收集、提案产生,离不开日常履职的倾听与调研。2023年,十四届全国政协首次安排10个专委会分两次在常委会会议上报告重大课题调研情况,锚定增强调研能力、完善调研制度、提高调研质量、改进调研作风持续发力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5月6日—5月12日)

在执行协议的过程中,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和进藏干部、军队的帮助下,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,青藏、川藏、新藏公路正式通车,北京至拉萨正式通航,打破了西藏千年封闭的状态,从此物资运输更便捷,人员往来更方便,新鲜事物开始涌入古老的高原,人们开始有更多机会领略外面的世界。

让新型储能项目量质齐升

“普洛斯集团在广州的累计投资总额超过了100亿元,黄埔是我们在广州最重要的投资区域。”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表示,“湾顶明珠”黄埔的发展后劲十足,企业未来3年计划在黄埔新增投资不低于100亿元,包括城市更新项目和新产业载体项目等,为黄埔落地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加砖添瓦。

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

2023年,我们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,全村的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,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247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.1万元。

发掘历史文脉、记录体育故事:尚赫助力高校学子探访成都

但到了宁夏大学监测团队来到彭阳县时,这里已经与40年前大不一样。一进入彭阳县的山区,目之所及是大片梯田,梯田种植着山桃、山杏等植被。到了夏天,山顶是一望无际的绿。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张祎记得,6月有过一次降雨量60毫米的暴雨,雨后第二天,他到山上调研,沟道里一点水也没有,“水土保持的成效是很直观的”。经过几十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,彭阳县森林覆盖率从1984年的3%提高至目前的21.3%,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20%。

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“无人驾驶出租”

湖南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。自1964年以来,以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持续推动杂交水稻科技创新。1980年,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给美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